“水运系乎国运,治水方能兴邦。”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常态化落实“河长+检察长”河湖治理工作机制,进一步发挥检察机关在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改善、水生态修复中的司法保障作用,助力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检察一体化和检察能动性优势,5月16日,四平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张爱钧,检委会专职委员姜世国,伊通满族自治县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王鹏带领两级院公益诉讼部门干警积极开展检察长巡河工作。
岸上“把脉”,实地踏查整改情况
此次巡河重点对西苇河流域生态治理情况开展“回头看”工作。西苇河是吉林人民的“母亲河”——伊通河的重要支流之一。2020年末,伊通县检察院就西苇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召开公开听证,向相关行政机关制发5份诉前建议。经检察机关与行政机关持续磋商、同向发力,目前,流域内违法排污、非法采砂等问题已得到有效整改,水土流失治理项目已进入立项阶段。
巡查中,张爱钧副检察长和姜世国专委督导伊通县检察院继续与行政机关保持同频共振,助力相关项目落地落实,推动实现西苇河流域综合治理。伊通县检察院王鹏检察长表示,将严格落实市院部署要求,持续跟进监督,同时对辖区内其他河流加强巡查,切实做到守水有责、守水尽责。
空中“问诊”,科技赋能智慧巡河
此次巡河创新采用“实地踏查+科技巡查”双路径模式,通过无人机航拍对西苇河进行高视野全流域巡查,力求弥补传统单一人力巡查耗时长、效率低、易遗漏的不足之处,实现问题排查无死角、全覆盖。
多年深耕,专项推动河湖长治
伊通河上游污染专项整治成效显著,该案被最高检评为全国公益诉讼试点工作诉前程序15个典型案例之首。
东辽河流域生态保护专项行动打响吉林、辽宁、内蒙古三省区辽河流域综合治理“第一枪”。
二龙湖水库饮用水水源地生态保护专项行动相关工作经验获检察日报刊发。
近年来,四平市检察机关秉持河湖治理“一条线”、生态涵养“一大片”的工作理念,以公益诉讼工作为落脚点,以多个河湖治理专项为着力点,深度聚焦违法排污、非法采矿、违规建桥、侵占河道等生态破坏行为,依法监督相关行政机关切实有效履职,共计发出诉前检察建议130余件,督促拆除违建桥梁、建筑50余处,清理河道农作物20余公顷,清除河道垃圾100余吨,助力我市水域生态治理从九龙治水转向合力治水,从一河之治转向流域之治,从污染防治转向生态修复。2019年,我市连续4个季度水质改善幅度位居全国第一,全域消除劣5类水体。
河流为线,英城为珠,检察机关为水域生态治理做出的不懈努力串起了四平检察人写给英城山水的无字情书,静默无言,却饱含深情。“东风浩荡满眼春,初心不改为安澜”。今后,四平市检察机关将继续做好河湖生态保护“先锋队”,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全面履行检察职能,检察长巡河、专项行动、府院联动、跨区域协作多维度齐发力,踏山看水、标本兼治,戮力同心、共谋长治,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生态宜居的美丽新四平贡献磅礴的检察力量。